螺旋CT机操作规程
- 发布者:
- CT维修
- 最后修订:
- 2014年05月11日 10:35
- CT维修维护 609
螺旋CT机操作规程
一、 用途:全身各部位CT检查。
二、 每天早晨开机前检查设备的完整性,观察温湿度,稳压电源工作状态。
三、 扫描前准备工作
1 .开机:按下主机控制柜上的开/关按钮。
2 .自检:主机进入开机自检过程,约3-5分钟。
3 .预热:
3.1自检完毕,主显示屏自动出现预热界面,预热曝光按钮亮。
3.2 按下曝光按钮进入预热过程,约3分钟,此时不要做其他操作。
3.3 预热完毕。
4 .检查硬盘可用空间,删除一些较早期的图像。硬盘总容量约70GB,当可用空间小于50%时,将影响系统运行速度。
四、 资料录入
1. 审读会诊单,了解病人一般资料和检查目的。
2. 病人资料录入
方法一:利用RIS系统,通过WORKLIST获取,输入病人ID,由系统检索得到病人信息数据。
方法二:手工输入
必填项: ID
NAME GIVEN MIDDLE
DOB(此项必填,不能空白,格式:yyyy.mm.dd)
AGE SEX
可选项:WEIGHT
PATIENT COMMANT
CONTRAST1
CONTRAST2
ORGAN
五、 摆放病人体位
根据检查目的,选择仰卧/ 俯卧、头先进/ 脚先进,升高检查床到一定高度后送入扫描孔中。
六、 选择扫描序列
1. 点击桌面左侧人体模拟图的相应部位,右侧出现可供选择的预设扫描序列,共有A、B、C三组,A组为常用序列,根据会诊单上的检查目的,选取合适的扫描序列后点击进入。
2. 检查序列参数是否与病人体位、检查目的相符合,若不符则进行修改(若修改则点击CONFIRM)。
七、 扫描
1.定位片扫描
以上步骤完成后,机器进行曝光前的一系列准备,约15-20秒内曝光预备按钮亮,按下,接着曝光开始按钮亮,再次按下,开始扫描获得定位片图像。
2.确定扫描范围
在定位片上调节扫描框的各个边界使与检查目的相符合,选取合适的KV、MAS、FOV、层厚、层间隔、滤过函数、HP、窗值等参数。
3. 点击CONFIRM,进入扫描开始前的准备,约15-20秒。
4. 曝光预备按钮亮-按下-曝光开始按钮亮-按下-曝光,获得平扫图像。
5.增强扫描
点击相应部位的增强扫描序列,进入后设定扫描范围、延迟时间和增强标记后点击CONFIRM准备扫描。
6. 设定造影剂流速、剂量后开始注射造影剂,经一定延迟时间后启动扫描。
7.扫描完成,点击NEXT PATIENT进行下一病人的检查。
八、 关机
全天工作完成后,依次点击主菜单UTILITY—SHUTDOWN—OK执行关机程序。待主、副台显示屏均出现WINDOWNS2000关机界面时,按下控制柜上的开/关按钮,关闭机器。
